离校一个月,“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毕业生们过得还好吗?

   发布机构: HRoot  2022-08-04 11:39

撰文:波波尔科夫斯基

本文系HRoot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来源:HRoot)。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了1076万人左右,有史以来这一数字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相较于2021年,毕业生的人数同比增加了167万人,这一增幅同样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然而,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除了激增的人数带来的激烈竞争之外,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新冠疫情阴霾的笼罩下,企业纷纷缩减用人规模,线下招聘大规模取消,跨区域实习、面试受阻,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考试延期……,这一系列不利因素彻底打乱了毕业生们的求职节奏。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22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报告显示,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仅为0.53,已是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不仅比2021年同期低0.99,也比2020年同期低0.79。


图片

(图源:智联招聘)


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的含义,它的计算公式是: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指数大于1,表明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指数小于1,表明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从环比来看,二季度,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上升1%,求职申请人数上升36%;从同比来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9%,求职申请人数上升13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另一组数据证实了这一现状。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16-24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正持续上升,6月的数据更是达到19.3%,创下了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人们口中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可谓实至名归。


图片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图源:福建日报)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寒窗苦读数十载、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是该放弃自己的理想随手找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生计,还是加入脱产公考的大军争抢“铁饭碗”?抑或是考研提升自身的学历?每一个毕业生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摆脱“最难毕业季”的阴影,追寻自己的幸福。


8月盛夏,我们和几位毕业生聊了聊。距离他们走出校园已一月有余,他们收获心仪的工作了吗?还是对自己的人生另有规划?或许他们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决定将影响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

“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行业应该会很痛苦。”

彪彪,许昌学院本科应届生,网络工程专业


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自己也是很迷茫,身边的人都向我建议报考计算机行业,在他们看来行业红利还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所以填报了网络工程专业作为志愿,事实上那时候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十分了解。


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太喜欢这个专业,学习成绩当然也不好。为找工作而开设的专业培训,我也没有参加。其实那时候挺茫然的,因为我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感兴趣的。到后来临近毕业求职的时候,虽然投递的都是互联网行业企业,岗位却都偏向运营方向。学校秋招的时候,我与一家互联网企业达成协议之后就不怎么关心其他和求职相关的信息了。




由于出差过于频繁,而且工作内容也与自己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我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非常巧合,同班同学校招时进入的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正好在招人,就帮我走了内推流程。其实我当时想去的仍然是运营岗位,奈何岗位已经满员,HR问我是否愿意尝试文字编辑岗位,于是就歪打正着地进入了这一行业。


尽管我大学时专业知识学得并不很扎实,但毕竟会比一个普通的文字编辑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亲切感要强一些,具备更强的互联网思维,而且也能更好地理解网络产品背后的逻辑,这或许是我的优势所在。接下去,我想再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字水平,希望有朝一日能写一些出色的行业文章,同时也希望能接触一些采访之类的内容。我想自己应该会在互联网媒体这一行业中深耕发展下去,因为我能从其中收获自我满足的价值。


其实,在互联网领域,要找到工作倒真没那么难,只是要把自己的心理预期降低一些。虽然我目前的收入比起身边从事技术行业的同学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有时候心里也难免有些失落,可我实在对技术不感兴趣,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行业应该会很痛苦。


#

“现在这样的形势,稳定胜过一切。”

小雯,麦吉尔大学本科应届生,经济学专业


我高中就读的是一所国际学校,专门走国外大学路线的那种,大学主修的的经济学专业并不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只是父母觉得前景好就稀里糊涂地选了。而且后来求职的时候也发现,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能从事的岗位并不多,或许只有一些类似于金融机构销售这样的,而我的性格并不太适合这样的销售岗位。如果要找工作的话,可能商科的选择空间会更大一些。




在学校的时候,除了主修的经济学之外,我同时辅修了英语语言文学和法语两门学科。其实,我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高远的志向,就想着本科毕业之后能够找一份不很累收入也马马虎虎的工作就能够“躺平”。说实话,本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我就读的大学QS世界排名在25左右,也挺靠前的了。是真没想到今年找工作会那么难,碰壁了很多次,所以我对这个“最难就业季”真的深有体会而且是感同身受。最后,一个高中学长的创业团队邀请了我加入,做的是教育培训行业,团队规模也不大,一共也就5、6个,我刚加入没多久,工资也挺低的。


目前我正在考虑的一件事情是过一段时间辞职然后复习准备教师资格的考试。今后的话,我认为自己会往语言专业这一方向发展,现在很多机构的老师都是没有资格证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能考出来的话就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甚至运气好的话可以进那种二三流的公立学校工作,会更稳定一些。现在这样的形势,稳定胜过一切。


#

“我坚信,硕士毕业后自己会变得更有竞争力。”

诺儿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本科应届生,葡萄牙语专业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非常喜欢学习语言,在初中的时候其实就有打算,将来在大学要学习小语种。巧合的是,学校在我高考那一年新增设了葡语系,我报了名,最后如愿以偿地作为学号001的学生被录取了。按照原计划,我们大三的时候会去到葡萄牙里斯本交换一年。后来因为疫情的缘故,计划被打乱了,这也成为了我和同学们心中永远的遗憾。


大二的时候,我在快手的海外运营部门实习过一段时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我对于职业、职场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开始思考。我渐渐地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语言并非是一项只能通过学术性学习才能够获得的技能,很多人通过线上课程同样可以自学一门语言,而且学习的效果相差无几,这样就会把我们这些将语言作为专业去学习的同学的劣势体现得非常明显。事实也证明,外语专业的就业局限性非常大,身边的同学大多都从事互联网公司的海外运营岗,或是选择公考。尽管外语专业的公考岗位看似比其他岗位的竞争小一些,但是能报考的岗位真的非常有限。




我个人平时对视频、Vlog包括娱乐圈和影视行业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后来也了解到英国的一些学校开设时尚管理这样的专业,这与我未来的职业预期相当吻合。当下经济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也一直很遗憾大学学习阶段没能出国留学,所以我打算去英国读完研究生回来再考虑就业的事情。一方面,是暂避风头,另一方面,我也坚信等硕士毕业了我会变得更有竞争力。


#

“我一直在这条路上坚定地前进着,从未动摇”

刚仔,上海大学博士应届生,高分子化学专业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清楚地意识到,我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不可能有什么很好的发展的,基本就是流水线的操作工。而且从中学开始,我对于化学就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在这一领域发挥创造性价值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在大三那一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研,并成功考取了自己学校的硕博连读。说到硕博连读,对我而言反而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毕竟我同届的同学大多都在2015年左右就开始工作,而我在学校一呆就是11年。



其实,每年各大企业招聘中对于博士的需求相比硕士和本科是比较有限的,加上今年就业的形势严峻人尽皆知,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有些担心,觉得应该把心理预期降下一些。而最后的结果的话,我签约了一家化工企业,从事研究员的工作,薪资和工作内容都是非常符合我的预期的。这一切,我觉得应该归功于我从大学时就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坚定的信念,而且我一直在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从未动摇。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中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HRoot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来源:HRoot)。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因版权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阅读 253,681
  • 2
  • 1
/// HRoot(包含移动应用、网页版)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推荐引擎,内容全部来自内容账号在HRoot内容平台自行发布或授权自动抓取,HRoot不生产内容。以上的本文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机构/发布人、内容账号所属机构或所属人自身观点,不代表HRoot观点或立场。本文内容账号的发布机构/人信息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发布机构/人名称以了解详情。【复制原文出处链接】
最新活动
HRoot官方微信

HRoot微信公众号提供*新的人力资源资讯信息,现在关注即可好礼!

扫码关注
投诉
HRoot媒体矩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安全承诺|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4 HRoo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58215197 沪ICP备0505924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