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低估性格内向的人,他们也许就是深藏不漏的沟通高手

   发布机构: HRoot  2021-04-27 12:10

我们大部分人普遍认为外向的人更善于沟通表达,看到他们在与人沟通时自然放松、游刃有余的样子就让人很是羡慕。


反观内向的人,每到类似场合,却很容易紧张拘谨,开口前内心戏还会很多,比如:我的想法是不是不够系统全面;说不好会不会被人取笑…,想着想着,很多内向的人最后就打了退堂鼓。


或者由于磨唧时间太长,自己的思路被别人提前说了;又或者自己心理建设刚做好,会议也结束了。总之错过了不少展现自己能力的好机会。特别有时眼睁睁看到现场有人说出了和自己一样的想法,还受到领导、客户和大家的赞赏时,更是后悔不已!


最让人忿忿不平的是,在职场中机会和机遇好像也更青睐外向型的人。


大家都努力工作,甚至内向的比外向的更辛苦踏实,但由于外向的人更善于沟通表达,从而赢得了更多领导的青睐、更多的展现和提升机会。


反观自己每天踏踏实实,却渐渐成为职场中的隐形人,心中不时会呐喊一声:“这世界不公平,欺负老实人啊!”


图片


在我们关键对话的课堂上,也经常会听到有同学说,我性格内向,所以做不好关键对话。


内向的人真的会不善于关键对话吗?


与很多人直觉相反的现实却是:很多关键对话的高手不少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包括《关键对话》这本书的4位作者们,大多也都是内向性格的人。


我自己面对面接触最多的一位作者是约瑟夫(Joseph Grenny),因为和他在中国有很多次同台演讲的机会,所以近距离的观察和闲聊比较多。你别看他在成百上千人的场合侃侃而谈,魅力四射,但其实在私下话很少,也不喜欢社交闲聊。


为什么有的内向的人在关键对话中一点都不吃亏,反而光芒四射;有的却黯然神伤,沦落为一个隐性人呢?内向的人在沟通上如何能扬长避短呢?


我们接下来从内向和外向的差异点、内向者在沟通中的弱势和在关键对话中的扬长避短的小锦囊这几个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内向和外向的差异点究竟是什么?


其实内向和外向真正的差异点绝不是看谁更能说,而是我们获得能量的源动力不同。


外向的人倾向于从外部世界,比如人际互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获取更多能量,就好比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


而内向的人,更倾向于在独处时获得更多能量,很像一个需要自己充电的蓄电池。


两种类型的个体在自己偏好的世界里会感觉自在、充满活力,而到相反的世界里则会不安、疲惫。


比如:


对于外向的人来说,独处是在释放能量,如果让他们独处太久,他们可能会觉得烦躁或者坐立不安;


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往,尤其与陌生人交往,是释放能量的行为,在外向的世界里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想独处来恢复能量。


图片


2

内向者在社交沟通中可能会有哪些弱势?


  • 内向者在与人交流时更容易有压力

    因为社交互动会让内向者耗能更大,更容易身心疲惫。


  • 别人眼中的你其实比你自己的真正实力要低

    因为不喜欢主动表达,别人可能会觉得你不积极、没思路、没想法、反应慢,但其实只是咱们没说出来或喜欢想好了再说。


  • 你的存在感在日积月累中会逐步减弱,甚至成为一个职场的隐形人

    听到这些是不是让内向的人感觉很憋屈,但为什么刚才我们又说很多关键对话的高手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3

 内向的人在关键对话中的优势


  • 关键对话不同于普通的社交和闲聊,它不需要你话很多很密,但需要你的目标感很强,话能说在点上,在冲突处理过程中有建设性的思路方案,而这都非常需要当事人内在深入思考和洞察的能力,这恰恰是内向者的强项所在。


  • 关键对话不是你一个人单声道的激情演讲,它需要你善于聆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性格内向的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太爱说话,多数时候都在保持“沉默”,这种 “沉默”却给了其他人更多表达的机会。


  • 关键对话1:1或小范围的沟通场景居多,而且沟通需要从表层的社交寒暄推进到深入地问题探讨解决中,而小范围、深入的沟通恰恰也是内向者的舒适地带和优势所在。


所以你看,在我们工作中有的同事,平时话不多,看上去很内敛、一旦轮到他上台发言,他们往往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而且全在点上,让大家肃然起立。所以千万别低估了一个性格内向的人的沟通能力。


图片


4

内向者在关键对话中如何扬长避短


■ 1. 突破自己预设的心理标签和思维局限


比如:


○ 我性格内向 = 我就不擅长沟通

这些别人或自己加上的标签会在现实中给你很多负面暗示,让你自己首先画地为牢,阻碍成长。


○ 警惕酸葡萄心理

比如别人善于沟通 = 不干正事只会拍马屁。咱们中国人经常说光说不做假把式,只做不说傻把式,能做又能说才是真把式。


职场中肯定有假把式的人,但也有不少真把式的人。咱千万别只盯着假把式的人,把自己真把式的路给断了。


思维的局限和偏见可能会让你一边吃着亏,一边又不屑改变,最后对别人伤害不大,却耽误了自己的成长。


○ 别总期望别人来兼容你


比如有人经常说其实只要碰到对的人,比如一个好领导、好同事,特懂你,大家不用多说,一个眼神,一切都在不言中。有这份幸运当然好,可现实这种运气不常有,而且在职场中永远是兼容性越强的人,身价会更高。


■ 2. 善用20/80法则


内向是天生的,如果你想在工作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舒服地做自己,比如少社交,少应酬,但又不降低你在他人眼中的价值,不错过好的发展机会和机遇,就一定要抓住一些重要的沟通场景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而关键对话就是这样的沟通场景,它在我们每天的沟通中时间占比并不高,但对结果的影响却很大时,所以千万别关键时候掉链子。


这时,性格、血型、星座都不是借口,拿出勇气和技巧全力以赴,会让你最少耗能,最小投入但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样才能真正享有大部分时间舒服做自己,机会机遇又不错过的理想状态。


■ 3. 提前进行强准备,内心戏时间转为写逐字稿


很多内向的人平时总不开口,但一开口又希望自己就技惊四座,结果经常被现实打脸。现场的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和随之而来的挫败感可能会让你以后更没勇气开口。怎么办?


既然知道自己现场容易紧张,可以在自己不紧张时先缕清思路,或者内心戏泛滥的时间转为写发言提纲,甚至是逐字稿(有时前面2-3分钟即可),同时把对方可能在关键对话中提出的问题提前做思考和应对准备。


你有没有发现,即使你特别紧张的时候,我问你“好好学习”的下一句是什么,你仍然能快速回答是“天天向上”,原因是因为你太熟了。


阅读一些专业的书籍或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你碰到的挑战和问题,绝不会是个例,早有人研究出了很多可借鉴的方法套路,所以不用自己从头开始造轮子,善于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科学的方法上刻意练习,会少走很多弯路。


图片


■ 4. 先从一些小改变开始,拉伸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如果一开始觉得有的关键对话难度系数太大,可先降低难度,从简单的尝试开始,比如从每次会议讨论中的一次主动发言、每次培训中的一次主动分享开始起步。


也许第一、二次现场还是会非常紧张,甚至有些结巴、脸红甚至发抖,这很正常,这就是在练习和进行脱敏治疗。


最开始勇气比能力更重要,大明星不也都是从青涩、紧张一步步进步,最后hold住全场。


■ 5. 在工作中寻找一个和自己性格类似,但在沟通方面能力很强,自己也很欣赏的榜样


我们在关键对话的课堂中,经常会听到有同学说他们身边的某个老板、同事绝对就是关键对话的高手,你可千万别放过这些你身边的高手。


这些人经常和你面对同样的沟通场景,可借鉴性很强,我们可以从过去只是欣赏或感受的层面,转为更多理性的观察和分析。比如在面对同样场景时,我和他在沟通方式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我未来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内向或外向是天生的,但其实它不是铁板一块,而像一根橡皮筋,我们可以适当拉伸它的弹性。


如果你不想总是羡慕别人在会议上侃侃而谈,一锤定音;不想让自己错失发展机会,成为一个隐形人;想尽可能舒服做自己,又让自己的声音被人听见,实力被看见,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要为自己的发展承担其责任,扬长避短,也许你更能同时体会2件宝贵的事,做自己的舒适感和成长的喜悦感。


- END -


图片图片图片


  • 阅读 245,079
  • 1
/// HRoot(包含移动应用、网页版)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推荐引擎,内容全部来自内容账号在HRoot内容平台自行发布或授权自动抓取,HRoot不生产内容。以上的本文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机构/发布人、内容账号所属机构或所属人自身观点,不代表HRoot观点或立场。本文内容账号的发布机构/人信息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发布机构/人名称以了解详情。【复制原文出处链接】
本栏目更多精彩文章
暂无相关数据
最新活动
HRoot官方微信

HRoot微信公众号提供*新的人力资源资讯信息,现在关注即可好礼!

扫码关注
投诉
HRoot媒体矩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安全承诺|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4 HRoo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58215197 沪ICP备0505924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62号